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德育为上 仁爱为本——苏轼家教家风德育思想研究

时间:2021-05-10   点击数:

苏轼是北宋中叶文化高涨造就的天才文人,在诗、词、书、画、散文、辞赋等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宋代大力发展教育、重视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1],可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在重文重教的北宋,苏轼并未直接担任过和教育相关的官职,但他在诗文中讨论过教育的目标、读书的方法,对自己的子侄、同时代的后生学子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教诲和建议。教育之本,品德先行。阐释苏轼德育思想的内涵,发掘其现代意义,对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引领具有一定的价值。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家看来,读书求学的最高宗旨就是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明德亲民、修齐治平的君子。成为明德亲民、修齐治平的君子,这属于教育目标的层面。作为传统士大夫,苏轼认可并履行《礼记·大学》的教育理念,他砥砺品行,力求使自己成为明德亲民、修齐治平的君子,也希望自己的子侄和同时代的后生学子成为明德亲民、修齐治平的君子。具体说来,苏轼的德育思想具体表现为仁爱和清廉两方面。

一、君子之志于仁

苏轼在《仁说》一文中指出,“君子之志于仁,尽力而求之,有不获焉,退而求之身,莫若自克。自克而反于礼,一日足矣。”[4]“仁”作为君子追求的美德,其实质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具体就是忠孝仁悌。“仁”表现在君臣关系中,就是忠;表现在父子关系中,就是孝;表现在兄弟关系中,就是悌;表现在日常人际关系中,就是善良同情。

(一)忠诚许国

在君臣关系中,苏轼主张忠诚许国。作为治国的“君子”,“一不如礼,在我者甚微,而民有不得其死者矣。非礼之害,其于杀不辜,不仁之祸,无大于此者也。”[5]没有仁爱之心的官员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往往不会顾惜百姓疾苦。因而苏轼认为最大的“仁”就是挺身许国、辅佐君主做出利国利民的决议。苏轼入仕以来多有进谏,哪怕谏言会触犯君王逆鳞,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苏轼也无怨无悔。在苏轼看来,“臣而不言,谁当言者?[6] 在《谢制科启二首》中,苏轼吐露心声:某生于远方,性有愚直,幼承父兄之余训,教以修己而治人。虽为朝廷之直臣,常欲挺身而许国。[7]父兄教导苏轼忠诚许国,他也如此教诲自己的儿子。元丰七年(1084)长子苏迈任德兴县尉,苏轼嘱咐苏迈励志为民,忠诚许国。苏迈身体力行,颇有政绩,苏轼在写给友人陈季常的书信中称赞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8],德兴当地人也建有“景苏堂”来纪念苏迈。

(二)孝侍父母

在父子关系中,苏轼秉承仁孝传家的家风,孝侍父母。苏轼从五岁起跟随父亲苏洵读书,苏洵仁孝行于家[9],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苏轼侍候父亲、奉养母亲极为用心。苏轼育有三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幼子苏过,三子自幼跟随苏轼读书,耳濡目染下继承了家族仁孝传家的家风。长子苏迈入仕为官,不能随侍苏轼左右,但苏迈谨遵父亲教导,勤勉政事、仁善待民,这也是一种孝。苏轼晚年被贬惠州,韶州、惠州相邻,为了便于照顾苏轼,绍圣三年(1096)苏迈上书求职韶州仁化令。虽因新制避谪籍的原因,苏迈未能赴任仁化令,但从求官韶州就可看出苏迈的孝心。苏轼次子苏迨自小体弱多病,在僧人辩才的摩顶祝祷下,苏迨四岁才能自行走路。成年后的苏迨身体也十分羸弱,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苏迨原本打算跟苏轼一起到惠州,但苏轼担心苏迨的身体经受不住南方的瘴疠湿热,也不忍一家老小到惠州受苦,便嘱咐苏迨带领他和苏过的两房家小到宜兴跟随长兄苏迈一起生活。强忍和父亲分离的不舍,听从父亲吩咐照顾一家老小,这是苏迨对父亲苏轼的孝心。苏轼被贬蛮荒,常伴其身边、照料日常起居的是幼子苏过。晁说之在《故宋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中记载了苏过的孝行:“翁板则儿筑之;翁樵则儿薪之;翁赋诗著书,则儿更端起拜之。为能须臾乐乎先生者也。”[10]苏轼在世时,“帅定武,谪知英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永,独过侍之。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11]苏轼逝世后,苏过遵循父亲遗愿将其迁葬于汝州小峨眉山。为了便于看守父亲坟墓,苏过定居颍昌。叔父苏辙称赞其孝心,时常勉励宗族子弟向苏过学习。

(三)友悌互助

在兄弟关系中,兄友弟恭、互相扶持是峨眉苏氏的家风,苏涣、苏洵两兄弟,苏轼、苏辙两兄弟,苏迈、苏迨、苏过三兄弟皆是如此。苏轼苏辙自幼跟随父亲苏洵读书,二人相伴长大,感情甚笃,立下“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12]的誓约。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谤讪朝廷”获罪入狱,在写给苏辙的绝命诗中,苏轼流露出此生不能再和苏辙对床夜语的哀伤,立下“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13]的约定。苏辙为解救苏轼多方奔走,冒死向宋神宗上书,“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14]在曹太后、王安石等人的求情下,苏轼免除一死、流放黄州,苏辙也受牵连被贬为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苏辙没有埋怨兄长连累自己,而是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15]建中靖国年(1101)苏轼在常州逝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政和二年1112)苏辙逝世葬于汝州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至此,苏轼苏辙两兄弟终于可以长长久久地相守了。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情也感染并影响了苏迈、苏迨、苏过三兄弟,苏轼晚年被贬惠州、儋州,三兄弟各有分工、互相扶持:幼子苏过料理父亲的饮食起居;次子苏迨机动待命,或暂时陪伴父亲,或经营自己和苏过两房家小日常生活;长子苏迈一边入仕为官,一边照拂苏迨苏过两房家小。三兄弟不忍分别却各散天涯,苏过在诗中也表露出分离的哀伤和团聚的欢喜,“人皆有离别,我别不忍道……山川旧凄惨,云物今清好。”[16]

(四)善良仁爱

在日常人际关系中,苏轼善良仁爱,同情百姓疾苦。苏轼知密州时期,专门留出部分库粮收养因灾荒被父母抛弃的儿童,轼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 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十人。[17]苏轼知杭州时期,用圣散子方治疗瘟疫,用办公经费和自己捐赠的50两黄金设置安乐坊”治疗病患,“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18]。即便贬官惠州拮据度日,苏轼助施犀带[19]、苏辙得赐黄金钱数千助施[20]修建东新桥和西新桥,可谓仁爱良善。在父亲的影响下,苏轼三子皆心怀仁善,长子苏迈任嘉兴县尉时不忍对百姓施以严刑,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21]。幼子苏过受苏轼咨尔黎汉,均是一民[22]的影响,反对当权者镇压、盘剥黎族百姓,他在《论海南黎事书》中提出民族“自治”民族平等的理念,真乃宅心仁厚。

二、清廉

苏轼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明德亲民、修齐治平的君子,君子不仅要仁爱,做到忠孝仁悌,还要清廉超然,做到不沉溺物欲、甘于清贫。苏轼伯父苏涣为政清廉、人品贵重,父亲苏洵乐善好施、古道热肠。受苏氏家风的影响,苏轼甘于清贫、超然物外。苏轼也教育子侄后学要斩断贪欲,清廉自守。具体说来,苏轼从以下三个方面告诫子侄后学。

(一)清贫自守,超然物外

在苏轼看来,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欲望,就会十分痛苦,正所谓“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23] 人被内心的贪欲控制,就会贪婪疯狂、焦虑痛苦,最终成为物质的奴隶。苏轼主张要超脱于物质享受,“以游于物之外”的方式摆脱外在的物质束缚,从而获得内在的精神超越和志趣享受。

苏轼一生清贫,不追求美酒美食、华服美婢的物欲享受,“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24]。苏轼知密州时期一度生计艰难到吃不饱饭,要靠采摘野生杞菊来充饥,可见苏轼之清廉。苏轼不以为苦,反而觉得“薄薄酒,胜茶汤”,展现出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享受。从清贫乐道这一点来看,苏轼尤其欣赏陶渊明,将其作为人生偶像,写下多首“和陶诗”。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东坡辛勤耕作、在家徒四壁的雪堂游目骋怀。陶渊明有斜川之游,苏轼有东坡之游,想到两人志趣品德的相似,苏轼感慨“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25]

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长子苏迈为官颇有父风,清廉自守;次子苏迨师从张载研习经学,不留连于科举,不醉心于名利,以倡明关学为己任,“年四十,不求仕进,从故崇文校书横渠学,为门人之秀。”[26] 苏迨四十二岁时才在亲戚的强迫下当了管库官,不久又辞官、飘然远游江湖之外。苏过淡泊名利、清贫乐道,在三子中最似苏轼,人称“小坡”。苏过陪伴父亲投身惠州,时人避之不及的蛮荒之地在苏过看来却不那么可怕,“海涯莫惊万里远,山下幸足五亩耕。人生露电非虚话,大椿固已悲老彭。蓬莱方丈今咫尺,富贵敝屣孰重轻。结茅愿为麋鹿友,无心坐伏豺虎狞。”[27]和父亲苏轼一样,苏过仰慕陶渊明清贫恬淡的节操,卜筑城西鸭不陂之西,依层城,绕流水,结茅而居之,名曰小斜川。偶读渊明……畸穷既略相似,而晚景所得略同,所乏者高世之名耳。感叹兹事,取其诗和之。[28]

(二)鄙视贪渎、以廉反贪

苏轼十分欣赏春秋时宋相国子罕的名言“我以不贪为宝”[29],对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则辛辣抨击。唐朝宰相元载位高权重,享有万钟俸禄,却穷奢极欲、贪得无厌,最终落得抄家赐死身败名裂的下场。据《新唐书》记载,在元载家里搜出了 “钟乳五百两,胡椒至八百斛,它物称是”[30]。元载对物欲的追求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连胡椒这样的调料都贪了八百斛,更不用说其他贵重物品了。苏轼在诗歌中将陶渊明和元载做对比,“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以此杀其身,何翅抵鹊玉。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31]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下才当了彭泽令,后来不愿折腰乡里小儿而辞官归隐;元载为了升官发财钻营投机,一朝得志后沉溺物欲,毫不满足。二者对比,陶渊明清廉高洁的形象愈发鲜明,愈发令人景仰;而元载贪腐纵欲的嘴脸愈发丑恶,愈发惹人厌弃。苏轼以陶渊明这样的高士自勉,以元载这样的贪官自警,同时也告诫子侄友人不要贪污受贿。

苏轼鄙视贪污受贿的官员,怎么禁绝官场的贪腐之风呢?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提出要用“廉”对抗“贪”。在苏轼看来,解决贪腐问题的关键就是“廉”,“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32]。具体说来,官员要做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

除了要以“廉”反“贪”,苏轼还主张管控官场吃喝。官场吃喝花的是百姓的血汗钱,这属于极大的浪费。对于官员来说,官场吃喝劳心费神,损害身心健康,还可能吃喝误事、助长懒政怠政之风。最重要的是,官场吃喝极易结党营私、腐蚀官员、滋生腐败,可谓贪腐之温床。苏轼通判杭州的时候,就反感厌恶官场的吃喝风气。据记载:“东坡倅杭,不胜杯酌,奈部使者重公才望,朝夕聚首,疲于应酬,乃目杭倅为酒肉地狱。” [33]苏轼把杭州通判的生活称为酒肉地狱,可见他对官场吃喝应酬风气的深恶痛绝。

(三)仁政廉政,不与民争利

苏轼认为不仅读书人和官员要以不贪为宝,而且国家也要以不贪为宝。国家不贪利,不与民争利,这就是最大的仁和最大的廉。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中说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于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人主失人心则亡。[34]

元祐七年(1092苏轼任扬州知州,上任伊始就请求朝廷减免百姓积欠的赋税。朝廷允准苏轼的奏请,使百姓“稍知一饱之乐”。苏轼赞扬皇帝“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35]皇帝仁政爱民,不与百姓争利,获得“不贪宝”。上行下效,皇帝做出表率,这也是在暗示官员们要廉洁不贪。苏轼多次在论策中赞扬君王不贪的美德,“昔武王既克商,散财发粟,使天下知其不贪。”[36]不贪是圣君的美德,而清廉也是国家应有的品格,是国祚兴废的关键。苏轼在《谢中书舍人启》中写道:“崔琰进而廉俭成风,杨绾用而淫侈改度。诚国是之先定,虽民散而可收。”[37]元祐元年(1086)苏轼官拜中书舍人,在上奏朝廷的谢启中,他赞扬朝廷任用贤才、改良风气的举措。苏轼认为移风易俗是关乎国家兴亡的重大国策,是真正的“国是”。国家想要政治清明、聚拢民心,就要任用像崔琰、杨绾这样的贤臣,从而使天下廉俭成风、淫侈改度,形成清廉俭朴的社会风气。苏轼官拜中书舍人,受到朝廷重用,他借此时机表达出对“廉俭成风”社会风气的期待,也流露出廉政从我做起潜移默化影响家人、形成家风的心志。

结语

   苏轼继承了儒家立己成人的教育理念,认为不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本质是德育为上,培养出明德亲民、修齐治平的君子。在苏轼看来,君子既要以仁爱为本,做到忠孝仁悌;又要清廉不贪,超然物外,形成清廉俭朴的社会风气。苏轼的德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在家庭教育层面要形成平等有爱的亲子关系,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良好榜样;在学校教育层面,要德育为本、品德先行;在社会教育层面,要重视实践、知行合一。另外,苏轼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公务员廉政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也有助于引领廉洁勤俭的社会风气。

 

Copyright 1942-2024 成都体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驻成都体育学院纪检监察组办公室  成都体育学院纪委办公室:028-85094470 传真:028-85094470  Email: jiwei@cdsu.edu.cn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西一段19号  邮编:610041   蜀ICP备12027864号